发布时间:2025-03-04 阅读次数:997
铁科院集团公司隆重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冯叔瑜传》新书发布会
春意盎然,春山可望。3月3日,值铁科院建院75周年之际,为更好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铁科院集团公司隆重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冯叔瑜传》新书发布会,拉开建院75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的序幕,凝聚起勇担中国铁路战略科技力量职责使命,奋力推进铁路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先启,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铁科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工作负责人张志方,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唐海英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爆破行业协会、北京科技大学、军事科学院、中科院力学所、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单位的领导、专家,铁科院集团公司党委领导班子,铁科院科研技术骨干,以及人民出版社编辑、图书作者、路内外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铁科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学峰主持新书发布会。
张志方首先传达了国铁集团党组对铁科院工作的批示要求。他强调,集团公司全体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不辜负党组对铁科院的殷切期望。
张志方指出,铁科院建院75年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推动铁路科技进步作为最根本的担当,日益成为中国铁路最为依靠和信赖的战略科技力量,为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在行业科研院所转型发展中打造了品牌、树立了标杆。在75年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饱含家国情怀、勇于创新突破、创造骄人业绩的科学家和先进人物。集团公司党委继2024年出版《周镜传》后,于今年策划出版《冯叔瑜传》,就是要不断总结铁科历史,传承铁科文化,带动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老一辈铁科专家的精神风范,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铁路建设运输主战场和世界铁路科技前沿,勇攀铁路科技最高峰。
张志方总结了冯叔瑜院士为我国工程爆破事业发展所作贡献,他要求,面向新的历史征程,集团公司全体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组决策部署,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建设中国铁路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聚焦科技创新主责主业,系统研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经营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为实现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不断开创铁科院改革发展新局面。
谢先启院士表示,《冯叔瑜传》以其独特的方式还原了一位科学家跨越两个世纪的传奇人生,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一面照向未来的明镜。作为当代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冯叔瑜院士的科学家精神,心怀对事业的热爱,对科学的执着,在新的时代舞台书写华章,实现人生价值,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汪旭光院士回顾了冯叔瑜院士的科研贡献、育人风范,以及与之共事的点点滴滴,他表示,冯叔瑜院士的一生,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诠释,展现了“真正的科学成就,不仅在于技术的高度,更在于为民服务的温度”,新一代爆破人要传承他的精神品质,继续书写属于中国的爆破传奇。
唐海英表示,《冯叔瑜传》的出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增添了新的精彩篇章,丛书至今已出版151本,这些传记是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珍贵史料,也是广大科研人员和青少年的人生教科书,对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书作者代表李康平、人民出版社编辑代表杨瑞勇分享了图书编著和出版过程,他们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冯叔瑜传》是冯院士百岁人生的重要经历和从事爆破事业70余年的智慧结晶,包括成长经历、爱国思想、学术研究、突出贡献等内容,深刻细致地呈现出老一辈科学家朴素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一次图书的创作历程,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在会场全体人员的共同见证下,谢先启、张志方、唐海英为《冯叔瑜传》揭幕,两套《冯叔瑜传》交由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铁科院院史馆、铁路行业最大的专业图书馆和科技文献中心——铁科院图书馆永久收藏。
国家卓越工程师、铁科院首席研究员李平围绕智能高铁创新突破,国家领军人才、铁建所研究员李化建围绕投身川藏铁路建设,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机辆所研究员黄金围绕CR450科学试验和性能验证,分别发言,表达要以冯叔瑜院士等铁科前辈为榜样,在铁路科技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奋勇拼搏、砥砺前行,助力中国铁路高铁技术领先领跑、当好标杆,为推进科技强国、交通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