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发布时间:2025-03-28   阅读次数:666  

[关闭]

铁科院牵头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投运

3月22日上午,在朔黄铁路黄骅港站远程操控台,随着调度人员通过智能调车系统控制双源制机车,推动载有5394吨煤炭的列车精准停靠至对位点,开始翻车作业,由铁科院集团公司牵头研发的国内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

铁科院集团公司通过三年攻坚,成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推动朔黄铁路黄骅港站成为我国首个装备运用智能调车装备技术的重载铁路车站,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调车装备技术实现重大历史性突破。

核心技术引领
打造自主创新标杆

为突破重载铁路调车作业技术瓶颈,铁科院集团公司发挥多学科综合研发优势,由通号所牵头组建跨领域技术团队,先后攻克车列多源数据融合定位、调车自动驾驶、无人对位停车、智能识别、大数据综合处理等满足重载铁路复杂调车作业场景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首次提出并建立符合中国重载铁路复杂场景的智能调车装备技术体系,形成涵盖技术标准、装备研制、试验验证和示范应用的全链条成果,填补国内外重载铁路智能调车领域多项空白。

在技术攻关中,成功实现“三个首创”:

1、首个基于“云脑”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平台。打通车、港、船数据壁垒,实现调运、卸车、装船全链条自动化,人工作业操作频次降低90%。

2、首套基于5G+北斗的调车自动驾驶“云控”技术。依托厘米级定位与毫秒级传输网络,机车可自主完成加减速控制、停车对位等关键操作,列车作业时间压缩20%。

3、首创基于5G+AI的路港协同作业的“云防”安全技术。通过智能识别与立体监控,彻底替代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安全风险直降90%。

技术赋能
驱动行业升级

朔黄铁路黄骅港站与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黄骅港港口相连,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运输下海口车站,年煤炭运量达2.17亿吨,可满足约1亿户家庭的年生活用电需求,承担重要的能源保供责任。调车作业作为黄骅港站运输组织的主要环节,是推动朔黄铁路运量增长的关键所在。运营数据显示,黄骅港站调车计划自动编制率达85%,进路智能排列率超95%,车调联控的自动化水平达99%。铁科院集团公司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牵头研制的双源制电力调车机车、智能视频云防系统等核心装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下一步,将以智能调车系统投入运用为契机,持续深化重载铁路领域科技攻关,全力推进中国铁路智能化建设,为助力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