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发布时间:2025-04-27   阅读次数:639  

[关闭]

铁科5位专家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

近日,2024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铁科院集团公司机辆所张波、铁建所柴雪松、通号所梁志国、基础所田新宇荣获“铁道科学技术奖”,铁建所闫宏业荣获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

铁道科学技术奖

张 波
机辆所 研究员

长期从事机车车辆整车总体技术及试验研究、牵引/制动相关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重要科研课题80余项,实现复兴号动车组自主化成套核心关键技术应用,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动车组全新技术平台。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最美铁路人等荣誉,为持续推动高铁列车科研创新,“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作出贡献。

柴雪松
铁建所 研究员

长期从事车辆—轨道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勇于攻坚克难。创新研制基于光纤弦测的轨道突变监测系统,解决无固定基准工况下监测难题,成功报警现场险情,保障高铁安全;针对超千米跨度桥梁运维难题,牵头开发线桥一体化检监测平台,实现车—线—桥—环多因素耦合分析和线桥状态预警,在安全技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梁志国
通号所 研究员

长期致力于自主化安全计算机平台和基于国产芯片的铁路信号通用安全计算机平台,以及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带领团队完成自主化联锁、列控系统及安全计算机平台等研制,实现成果广泛应用,为铁路信号系统技术自立自强作出突出贡献。

田新宇
基础所 研究员

长期从事工务管理、轨道检测标准、检测数据分析及应用、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管理运用16列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年检测里程超过260万公里,为高铁运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提出我国高铁轨道几何不平顺管理标准和轨道不平顺谱,形成铁道行业标准,负责ISO国际标准组织铁路应用“轨道状态评估”工作组,为铁路动态检测技术提升作出贡献。

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

闫宏业
铁建所 研究员

长期从事高铁路基工程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围绕高铁软弱地基处理、基床病害整治、路基智能填筑等方面,揭示高铁路基桩网结构耦合作用机理,创新寒区高铁毫米级变形标准下路基平稳性控制技术,研发高铁路基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技术与高精度感知设备,成果应用于哈大、武广、京雄等线路,为高铁路基高质量建设与安全耐久运营提供支持。

一项项领跑世界的原创技术、一串串破纪录的前行轨迹、一组组灵动飘逸的鲜活数据,离不开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奋斗身影。他们是铁科人的优秀代表,是数代铁科人坚持和弘扬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拼搏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的践行者。

回首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万木春。奋进新征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铁集团党组决策部署,铁科院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正以打造中国铁路科技创新中心为带动,聚焦科技创新主责主业,努力推动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凝心聚力、笃行不怠,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